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郑州轻工业大学: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来源:郑州轻工业大学 作者:李霞 程源 发表于:2019.06.28  917浏览

郑州轻工业大学以高政治站位,积极面对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刻理解把握教学信息化的本质和内涵,统一思想认识,始终以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为目标,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坚持整体规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教学信息化发展动力转换。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实现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数字化、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信息化,推进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


教学四维信息化建设

1、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宽带泛在的网络基础环境以及智慧融合的教室环境与教学资源制作环境建设等,环境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保证。

1)信息化基础环境

学校校园网多出口链路,三校区间跨城跨区域高速互联互通,有线、无线室内外全覆盖的物理网络:师生在校内各区域可以无感知漫游上网。学校有50多个管理信息系统,为学生、教师、管理者、校领导四类人群,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等六大类服务,这些系统全都进行了集成,实现单点登录、数据交换与共享,并支持网上办理(336项)、掌上办理(109项)。

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打破了二地三校区异地办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构建了时时处处人人可学习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2)智慧教学环境

智慧环境建设让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和人脸识别技术在前端教室中进行应用。学校建设有25间智慧互动教室、50间常态录播教室与280间多媒体教室。

智慧互动教室包含联排座椅形式、小桌板座椅形式、圆桌讨论形式、U型排列形式等多种桌椅布局,配合纳米黑板和多屏系统实现分组互动,支持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录播教室覆盖200座以下课程量最大的教室,支持课堂教学直播,能够实现两个校区课堂互动教学。所有校内信息化学习环境均已实现校园卡刷卡使用,多媒体教室运维系统实现可视化集控运维与远程教学技术支持,教师可通过二维码报修。

3)教学资源制作环境

学校在两校区均布局建设了虚拟演播室和多场景课程制作室,满足教师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需求。虚拟演播室配备有音视频录播设备、专业灯光等设施,以及专门为教师们准备的绿幕虚拟抠像拍摄场景。多场景课程制作室,采用触控式教学一体机与黑板组合、三基色灯组、专业高清摄像机、广播级切换台,同时可以使用多个卷轴背景、配合大讲台,模拟多种环境,实现视频课程专业级录制、新闻简讯录制、访谈专题录制,为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提供支撑。

2、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在统一规范标准的原则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学对象,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注重建用结合,强化辅助导学、助学等教学功能,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库、学科专业网站、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材、电子文献、网络课件以及多媒体素材等建设内容。

1)校内数字资源库

学校制定了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流程,并自建了校内数字资源中心,内含丰富的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库,有各类教学资源近2万项,涵盖了学校优秀公开课、微课、艺术作品特色资源以及国内外名校公开课等,还提供24路电视直播、大型活动及讲座网络直播、资源在线剪辑和录制服务。

2)课程与试题库

学校积极建设课程资源库,引进了尔雅、高校邦等优质通识类与创新创业类课程平台,汇集了国内外各学科领域数百位名师讲授的近500门课程,涵盖文学、理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类学科门类。通过开设线上公选课,学生可选修学分。学校还积极加强专题课程试题库数字资源建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涉及面比较广的学校公共类课程都建立了优质的试题库资源。

3)智能图书馆

学校建设有在线图书馆,现有中外文电子图书831.14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8.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76个,另有自建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免费数据库共165个,资源涵盖所有的学科种类。为方便师生利用电子阅览终端机,除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外,还按照楼层来布局,并与各楼层书库盘点、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复印机等设备互联互通,提供纸质与电子资源服务,方便快捷。

3、教学过程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学过程信息化建设已从最初的资源分享型转为课程自建管理型形式,形成了以校本在线学习平台为主,在线开放课程、智课英语、大学数学考试等平台为辅支持学生在线学习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移动化、碎片化学习的教学辅助平台体系,并全部实现了数据集成、单点登录功能。

教师登录平台,就能够设置课程展示模板、班级管理、上传资料、设置课程的学分考核机制、学分审核、发布作业,以及课堂点名、分组讨论、投屏、随堂测验等课堂互动活动;学生能够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以及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辅导答疑、学习进度控制、获得学分等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同时,各教学平台详细记录了师生的与“学的过程性数据,能够进行教学数据统计与学习成果统计分析。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有效支持了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创新。

4、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化服务教学运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状况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努力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可视化和个性化。

1)教学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教学资源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前端教室所有应用与支持系统,集成了多媒体控制系统、一卡通系统、远程互动系统、学情分析系统等目前已建的14个教学信息化支撑系统,能够实现与信息化平台、教务排课、校园一卡通、教学管理等系统数据对接,实时同步;能够实现以课表为核心,教学多媒体控制、考勤、云录播等系统全部依据课表数据进行应用授权和控制;能够实现教学管理者打开网页即可随时进行巡课,及时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抬头率分析。

智慧教学资源综合管理平台联通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智慧教学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教学管理、教学观摩、教学运行、教学服务的一体化支撑,为学校及各级教学单位提供教学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

2)课堂教学可视化质量监控平台

学校建立了由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可视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动态化和信息化,为学校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学校基本信息的7个大类700多个数据项进行广泛采集分析,实现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的动态化监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跟踪分析,为教学研讨、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可视化教学质量监控平台,主控中心部署了大屏幕可视化显示系统,能够实现实时查看学校已建的跨城跨区的200多间智慧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及教学情况,可实时查看每间教室教师、学生画面。

5、教学数据服务

学校在2014年启动了数据挖掘分析工作,已建成面向个人、部门和学校的数据服务平台。近两年数据服务面向教学领域倾斜,并为学校领导、各院系、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手机端实时数据服务。数据服务体现了学校精细化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的价值。

学校建设的学业预警系统,包含学业预警、学籍警示两大类,同时成立了校院两级学生学业预警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业预警帮扶工作。其中,学业预警是反映学业问题的预警模块,整个预警模块包括全校、各学院、各年级预警情况以及学生在校学业情况追溯生源地的生源地预警分析;学籍警示包括学院、年级学籍警示分析,以及应予学籍警示留级、退学等信息查询。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的学业和其他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学生符合任意一项预警条件,即进入相应预警工作流程,根据三级预警分类制定帮扶方案并执行。

二、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创新应用推广模式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同时,教学信息化,关键要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水平,要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除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能力的培养和培训:

1、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通过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渠道,以及筹建信息化体验大厅,增强广大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意识。

2、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请外校专家举办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讲座、研讨会来介绍新的信息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交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派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有关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3、通过教育技术部门的短期培训,集中学习某个软件的操作、使用,或者某个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4、学校还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程比赛,不断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丰富教师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研讨和交流。

学校先后出台了多项信息化教学激励政策,如《网络学习空间推进方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翻转课堂教学激励和青年教师大奖赛奖励办法》。教师申请使用智慧互动教室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并经过评审的,工作量第一年上浮100%,第二年上浮50%。学校将技能竞赛结果与职称评聘挂钩,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

现学校教学信息化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高,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求增加,对智慧教室、互动教室需求增加,对教学环境的信息化要求提高,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网上学习氛围逐步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