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高校信息化机制创新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中心 作者:付晓炎 发表于:2017.03.31  4188浏览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可追溯到1994年的CERNET示范网工程,经过27年的发展,校园网已遍布我国各类各级高校,从最初的WEB、FTP、Email、BBS,到目前的YouTube、Facebook、QQ、微信、淘宝电子商务和各类高校业务系统、集成服务门户、数据挖掘分析等,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应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丰富,同时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变化、创新,与时俱进,下面就谈谈这种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一、组织机构方面

1、在高校信息化发展之初,主要是校园网硬件基础建设,这时的网络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独立,与计算中心、信息学院或某个处级单位在一起。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校园网规模的扩大,应用的增多,各高校的网络管理机构逐步独立出来,规划、建设、管理本校的校园网,名称大多是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与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2010年后,随着高校信息化应用的丰富,特别是建设综合信息门户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应用集成、数据共享的需求,系统建设推广中的各种协调问题凸显,东部沿海省份(上海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很多把名字改为信息化办公室,以增强行政管理职能。

我省一些高校在此之后顺应这一趋势,把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名称改为信息化处、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信息化管理中心等。需要强调的是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部门的职能、职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管理理念。

2、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信息化与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生活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些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把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分开,由两个不同的独立部门来负责。

如清华大学就分成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信息化技术中心,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信息化的规划、项目立项、资金筹集、检查协调等;信息化技术中心负责项目建设、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应用推广和技术培训等。类似的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也把信息化工作分成了规划和建设管理两个部门,一个偏重管理,一个偏重技术。我省高校在管理体制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如郑州大学在发展规划处下设一个科,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

由两个不同职责的信息化部门负责高校的信息化工作,还是由一个综合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哪种方式更合理?

两个部门负责的优点是职责任务明确,管理机构做规划、项目审批、协调、督促工作,技术机构做建设、开发、运行维护,能把事情做得更细;缺点是信息化规划等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很难做好规划等信息化管理、协调工作的。实际上两个部门的工作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很难截然分清,甚至执行中可能造成推诿,降低工作效率,还有可能增加人力资源的成本,造成浪费。一个部门负责的优点在于可统筹兼顾、效率高、配合好,缺点在于任务头绪多,既管规划、协调,又管建设、运行,出现忙不过来的现象,不容易把事做精。

所以建议在规模大的重点高校可以实行双部门分别负责,二本、三本、高职高专还是一个部门负责为宜。

二、经费管理方面

信息化经费是保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重要保障,信息化经费设置和管理方面目前大多采用的还是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以及分别由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向学校申报立项的模式。

但近几年有了新的变化趋势,就是学校设立一个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由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其他部门需要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向信息化主管部门申请,评审通过后立项执行,给以经费支持,验收需要信息化主管部门签字通过才能报账。当前采用这一模式的高校有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和省内高校郑州轻工业学院等。这种经费设置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充分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有效性,能够鼓励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设模式方面

信息化建设早期大都是自主投资建设,一些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时期)有采用融资建设的模式,近几年又出现了与运营商合作,用市场换投资的模式。不管用什么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要掌握建设和管理的主导权。

信息化建设发展最新趋势是购买服务。从购买设备、软件到购买服务可提高信息化应用的质量、体验,降低信息化建设、运行的成本,但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能提供的优质信息化服务资源不多,这个市场还有待发展壮大,但方向是正确的。河南工业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已在购买服务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运行管理模式方面

信息化运行管理早期大都是学校自主管理。2000年以后,东南沿海省份的很多高校出现了基础运维服务外包的形式,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省内高校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把学生公寓基础网络运维进行了外包,2016年把全校网络基础运维服务全部外包。网络基础运维服务外包是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下,能把信息化部门有限的人力从简单技术工作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网络规划与安全、应用开发、数据分析挖掘、推广培训等工作。

以上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的理解和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机制需要顺应趋势,变革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