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及课程体系设计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 作者:唐雨 曾蒙田 发表于:2015.12.18  936浏览

一、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功能描述

为使高校的开放在线教育平台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也规范地为校内教学服务,我们设想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可提供如下一些辅助教学科研的功能。这些需求性功能的描述如下:

1.核心功能:提供一个课程集合包括视频、演示文稿、参考书目等,并通过指定必修、选修课程,针对学生类型,形成对这些课程进行有序、关联学习的课程体系。

2.系统提供课程制作接口,教师、研究人员可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保存创造性劳动。还可提供由课程形成文字讲义的智能语音识别处理机制。学校学术委员会可对课程进行审查把关和评价,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选择。

3.开放在线教育课程系统支持自主学习模式。课程作为资源,学习者可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掌握节奏。因为提供的是Web服务和Web上的视频服务,学生用手机等掌上终端就能学习。学习过程中,可在系统账号中记录学生自己的听课笔记。

4.系统与校图书馆系统融合。根据教师、课程指定的书单,提供电子化阅读材料和阅读工具;对电子化阅读材料提供笔记、划定重点、进行批注的标准阅读软件工具,产生与原材料相关而又不破坏原材料的文档,为未来研究、写作提供基础;并能够通过云标签方式输出用户阅读过程中经典注释、笔记类型的作品或读书报告。

5.提供团队讨论、辅导、导师指导及学生社团的网上平台。这些机制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圈”,如博客,论坛,即时通讯等模式实现。

6.集成wiki百科系统和版本控制软件,以便进行团队科研和写作。提供知识产权确认的信息安全、确认(通过时间戳)机制,以便及时发布成果,抢占学术制高点。内容可发布于个人博客及相关学科圈。

7.集成仿真试验软件。提供各种计算机语言的云端编程环境,提供高速运算的计算服务,远程提供统计等工具软件系统。

8.提供教师、系统和同学间的评价机制。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对语言学习甚至可提供读音评估。通过教师、同学间批改作业,评论读书报告进行过程评估。也提供对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机制。

9.和学校之前开发的MIS集成,与身份认证等管理机制相衔接,为本校学生提供注册、选课、成绩查询、英文成绩单打印盖章,教师身份证明和教师推荐信打印盖章等服务。

二、课程体系定义和设立原则

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

教育学者刘道玉教授指出:“什么叫课程体系?所谓体系就是一个系统,而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从层次上来说,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在这里,我们主要涉及承载学校教学规划中的课程的教学平台,所以是对相应活动在平台机制上的提供,涉及课程体系中的可能模式。

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规定着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支持不断改进的、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也是开放在线教育的核心。

课程体系的设立要和培养目标一致,也要求相应的教学模式。而课程体系的内容,要求完整而合理,要打牢基础,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又要得到专业的训练,得到系统研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并把适应和深入两个能力在跨专业学习中检验、落实下来。

课程系统是开放在线教育平台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一个课程集合,并通过指定必修、选修,指定学分,指定先行课程条件等约束信息,形成对这些课程进行有序、关联学习的课程体系。

开放教育课程体系,可参考各校的教学指导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开放在线教育课程体系,总体应符合如下原则:

1、注重人格养成

这种培养,体现在核心通识课上,也体现在所有团队学习、实践及学生社团活动中。

2、注重知识结构完整

通过以核心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得到坚实的知识基础;通过专业基础的学习,打上专业系统学习的烙印,具有专业水准;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接触前沿成果和本专业深度内容,达到专业的高度;靠通识课程和跨专业学习,提高触类旁通能力和继续学习动态调整知识结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国际学习达到国际化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3、注重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不应是知识灌输,而应是学习与思悟的平衡,知识和能力的平衡。所以要强调研究型学习和实践中学习。厚积累,深专研,有利于培养“厚重”的人才。这可通过减少总课程,增加单门课程时间和要求,促成深度学习。

4、自主学习

为了实现全方位的知识能力培养和人格培养,开放在线课程体系除提供一批经典课程,还提供不同的在校、社会学生的培养计划路线。

系统应支持课程的一系列标识,如:通识课、某专业基础课,某专业课各自所针对的学生类别。系统在允许学生选择某门课程时,利用上述约束信息,形成灵活而系统的学习。

平台把视频授课分割成10分钟左右段落,每段涉及一个或相互关联的一组概念、问题、原理,进行逻辑模块化组织。每段结束时检验学生的理解,理解后进行后续学习,控制学习质量和节奏。

系统支持改变原有的课程内部结构,从被动听课变为主动的个性化学习。在学习中,可以大纲形成的“课程地图”为导向,利用超文本链接,展开演示图文(ppt),取得授课视频、音频。并根据学习需要和标识信息,可以忽略某些章、节或进行深入学习点击可参考的扩展内容。必要时使用在线帮助。

三、课程的有序展开

1、课程层次

选择哪一组核心通识课程,选择哪种或哪一组教材,对形成全校的教学以至毕业生特色和风格,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引进课程,可通过学校教学委员会的推荐、介绍、评价,体现本校特色。

在规划中,提供一组经典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类课程,一组培养社会认识理性的经典历史课程,一组培养方法学的经典哲学、逻辑、辩证逻辑课程,一组典籍精读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难易轻重,在每组中选择。

通过基础课的设置,体现院系的传统特色和风格。而专业课程应能够体现当前教学科研团队和教师个人风格。

2、课程要素和属性设计

课程体系是一个课程的集合,并通过指定必修、选修课程以及针对哪类学生对象,指定学分,指定先导课条件等参数,使得课程形成完整体系。为了对每门课进行控制,应分析建立要素和属性。

其中,课程要素有:课程标识,内容简介等。课程属性是进行教务控制的信息,有:学分,先导课,修学条件(先导课之外)。分类:基础技能课,通识课,经典阅读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针对哪个范围学生,是否允许跨专业学习,跨专业学习可忽略的章节,是否英文授课等。

还有一些学生毕业条件的整体控制信息,如:总学分数,实践课不少于多少学分,英文授课的学分不少于多少,通识课学分不少于多少等。

3、课程展开模式

通过系统信息和约束机制,应大致形成如下理想的教学过程:

可形成基础技能课和通识核心课在前,部分通识课延续在全过程的通识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比如概论课,在中间阶段,可通过大量阅读材料打实专业基础。通过增加重点课程学分和考核难度,促进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也可减少学生毕业学分要求,并普遍提高考核难度和维度(如读书报告和实践、实验报告)。

专业经典、学科史阅读,专业课程和自己选择的跨专业课程在后。部分学生可为获得双学位进行学习。

而实践活动(包括假期)、艺术熏陶、体育课,贯穿所有学习阶段。其中某些研究学习或实践、课外活动是通过团队进行。在最后阶段,是毕业论文、实习。并可针对就业创业、读研究生和出国学习学生三种情况,进行一些专门学习。

通过上述功能描述和课程体系在系统中的实现方式,可给现有的开放课程系统带来一些新的用户需要的系统、工具的功能。(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