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浅谈河南省农村学校“三个课堂”的实施策略

来源:本站 作者:王恺 三门峡市陕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表于:2022.03.31  527浏览

文/王恺 三门峡市陕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的“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文件指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为“三个课堂”的亲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三个课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为进一步推动“三个课堂”的应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笔者通过线上资料搜寻、分层问卷调查、区域教育信息化成果收集,走访一线教师、开展专题座谈、查阅教师简书美篇等多种线上线下结合的调研方式,分析了目前“三个课堂”在河南农村学校中的应用情况。可喜的是,一些地区“三个课堂”建设情况成效显著,部分地区、学校与教师均成为了榜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三个课堂”建设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专业成长意识不强,在网络培训中敷衍教学、挂学时现象时有发生;地区之间、发展良好的地区校际之间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等等。调研表明,经费短缺、硬件不硬、认识不足、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缺乏或资源重复、部分学校配套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未能充分发挥优秀学员的引领作用等是造成“三个课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结合调研,基于河南省农村学校实际,笔者认为我省农村学校“三个课堂”应用可从以下方面着力实施。

一、确保信息化经费充足,做到专款专用

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补齐学校信息化建设短板,优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做好网络与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更新升级,软件配置,优质资源配送与应用培训,服务好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主要包括:一是保障光纤费用,网络实现全校园覆盖;二是保障设备维修费用;三是保障教师培训费用;四是保障电费到位;五是配备好硬件设施,保证硬件建设及时、到位、达标。

二、各级领导重视,加强行政推动与支持

一是地区教体局、乡镇中心校、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召开动员会、交流会、推进会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了解开展“三个课堂”的必要性,认清互联网时代教师学习的紧迫性和“三个课堂”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促进“三个课堂”实践常态化发展。

二是各学校设置专门领导负责该项工作,并设一名管理员具体负责。

三是将“三个课堂”工作纳入考评方案,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建立起有效的督促、激励机制。对在此项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与先进学校进行表彰。做到四个“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用与不用”不一样,“用好用不好”不一样。

三、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三个课堂”管理应用和服务水平

在举办网络培训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证教师学习效果。教师应按学习平台要求按时递交作业;在线下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作业展示、自评、互评以及相互答疑。教导处可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网络学习相关主题活动,促进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通过走访得知,教师群体更喜欢低门槛、场景化的社群学习。因此,应根据教师工作量大、不便脱岗学习等特点,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研修,例如:参加“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公益计划”,教师培训机构发展联盟与“互加计划”联合发起的“互联网+名师工作室”学习,暑期的“兴成长计划”学习等。2021年暑期河南省三门峡市全体教师参加“兴成长计划”学习,成绩效果显著。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兴成长计划”安排有网络教学能力提升、班主任研修、爱米云教育智慧云教研、财商、未来教师TED论坛等五门研修课程。市教体局要求教师必选的两门课程外,其他课程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解决市域全部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舟车劳顿,极大地减少经费支出,让教师不出家门就可以得到学习提升。

四、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区域整体网络名师课程

一是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新形态,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区域整体网络名师课程。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共同提升专业素质水平,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水平的提高。二是要加大区域网络教研力度,让教师在教研中成长。

五、勇于创新,众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教研部门、师训部门在尽可能给教师链接优质资源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区域教师培训需求,向全国优秀的兄弟学校学习,解放思想,用众筹的方式集合优质资源。例如湖南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暑期举办的“春晖学院”,邀请王崧舟等一些教育界名师为教师授课,并结合教师实际推荐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向教师推送。深圳市龙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创建的“龙港星辰”视频号系列微课程使区域学校和教师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培训课程资源。作为师训部门,就可以向教师引进这些成熟优质的培训资源,通过借力、整合、优化、丰盈本地区的培训资源,以达到“共建、共创、共享”之目的。

六、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力度,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

一是链接外部优质资源,遴选后选择一些实验学校的教学成果推广到区域学校。二是加强区域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名师工作室”作用,通过其直播或录播“专递课堂”,并在分门别类录制好后发布在专属网络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通过直播或回放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门峡名师录制的专递课堂“三门峡快乐课程”,濮阳县开设的“濮阳生命尊享”课堂,不但服务本区域,也面向全国学校开放,有效解决了农村薄弱学校“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三是加强乡镇中心校信息化建设,推动“以校带校”“以校带教学点”进程。

七、发展区域联盟,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联盟帮扶、联系托管作用,形成学校之间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赢。建立校际联盟机制,采取网上结对、线上牵手、线下交流等形式,实现教育均衡共创共赢。通过榜样学校榜样教师的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由一到多,由一校到中心校再到全县,促使更多学校更多教师参与到“三个课堂”的实践中去。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王二保小学原校长李志磊老师带领全校开展网络课程取得成效后,又创建了“河南农村小规模学校共同体”,带动周边20所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反响良好。

八、发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小机构、大服务”功能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在链接优质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中发挥引领作用。争取将优质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享有范围最大化,协助区域内教师找到志趣相投的学习伙伴。通过传播、辐射、带动等方法,促使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相连接,营造专业化社群学习的文化氛围。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教研、电教部门建设相应的学习平台,组织区域内教师参加网络直播交流与培训,并提供相关资源的分类指导。让线上培训和线下交流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增强“三个课堂”培训的延续性、持久性,以此巩固教师培训效果,共享学生学习成果。

九、探索教师职前职中一体化教育

在师范生中开展“三个课堂”实践活动,为其入职做好准备。地方可以与高校展开合作,参与、探索师范生培养路径。例如:洛阳师范学院全科教师参与“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直播课”学习,撰写听课体会,尝试做助教、做主播,在入职前就提早链接“专递课堂”,渗透“互联网+教育”理念,为入职后的实践做较充分的准备。据统计,洛阳师范学院2019年、2020年共有18名师范生入围“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

十、理性对待“专递课堂”,与常规教学合理兼顾

笔者在调研参与“专递课堂”实践的教师时,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在为班级选择“专递课堂”时不要贪多,建议每个班级每周最多选择三节网课。这样既能保证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数,又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补充“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课程。三门峡市陕州区城村学校、渑池县果园乡中心小学五年来链接专递课堂,网络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招生人数突飞猛进,师生精神面貌均发生巨大变化。

总之,在“三个课堂”的实践中,我们既要学习成功地区、成功学校和榜样教师的经验,又要做到“知行合一”,边反思边实践边总结。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实践与开拓创新,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适合学校、适合教师的教学改革之路,教育均衡问题定会得到大大改善!(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诗词诵读专递课堂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研究"(1452021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