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后小学生网络学习与在校学习比较

基教

来源:本站  作者:高红丽 白微 陈慧芳 曹若冰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  发表于:2022.03.31   447浏览

高红丽

 文/高红丽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讲师

白   微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

陈慧芳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

曹若冰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

 

一、引言

后疫情时期,规模化在线学习或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规模化在线学习在学习场所、学习任务、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1]。付卫东等人基于中小学家长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从学习时长、家校共育、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情况进行了精准画像[2]。白然等人基于家校协同的视角,对疫情期间家庭支持对小学生居家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探究[3]。徐健等人研究了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学习之后,小学生家长对子女信息化学习的态度[4]。也有研究从城乡差异[5]、作业设计[6]、心理健康[7]等视角进行探讨。对于小学生来说,疫情期间网络学习的学习过程如何?学习效果怎样?今后是否愿意继续进行网络学习?返校后,经过一学期的在校学习,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网络学习意愿跟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相比,有何相同与差异之处?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1-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以问卷星网络调查的形式,进行疫情期间网络学习和返校后在校学习两次调查。网络学习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1份,在校学习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8份。

2.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网络学习调查问卷和在校学习调查问卷,题目采用三级计分,如“我能在网络(学校)课堂开始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A 很少 B 有时 C经常”。问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时间安排、家长负担、网络学习意愿等方面。学习过程涵盖的内容有:(1)在上课开始前准备好学习用品;(2)上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3)上课时会记笔记;(4)能够跟着老师思路回答问题会做练习。学习效果涵盖的内容有:(1)讲的内容能够学会;(2)布置的作业能够完成;(3)觉得快乐和满足。时间安排涵盖的内容有:(1)课堂学习的时间;(2)写作业的时间;(3)自由活动的时间。家长负担主要涉及学习中是否需要家长帮助。网络学习意愿是指更喜欢网络学习还是学校学习。

三、结果

1.高、低年级小学生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

将1-3年级划分到低年级组,4-6年级划分到高年级组。高、低年级学生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高、低年级小学生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差异比较

以年级和学习形式(网络学习、在校学习)为自变量,以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时间安排、家长负担等方面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1)学习过程的差异比较

在学习过程各项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在课前准备学习用品指标上,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学习(M=2.69)显著高于在校学习(M=2.57),F(1,445)=3.95,P<0.05,偏η2=0.009。在课堂集中注意力指标上,学习形式的主效应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低年级(M=2.62)显著低于高年级(M=2.73),F(1,445)=4.12,P<0.05,偏η2=0.009。在回答问题或做练习指标上,学习形式的主效应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低年级(M=2.59)显著低于高年级(M=2.72),F(1,445)=5.18,P<0.05,偏η2=0.012。在其他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学习效果的差异比较

在学会所学内容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低年级(M=2.58)显著低于高年级(M=2.71),F(1,445)=6.04,P<0.05,偏η2=0.013。在完成作业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学习(M=2.82)显著高于在校学习(M=2.68),F(1,445)=8.78,P<0.05,偏η2=0.019。在感觉快乐和满足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于低年级来说,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无显著差异;对于高年级来说,网络学习(M=2.43)显著低于在校学习(M=2.76),F(1,445)=16.4,P<0.01,偏η2=0.036。

(3)时间安排的差异比较

在学习时间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学习(M=2.16)显著高于在校学习(M=1.95),F(1,445)=18.37,P<0.05,偏η2=0.04。在写作业时间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学习(M=1.96)显著低于在校学习(M=2.07),F(1,445)=5.51,P<0.05,偏η2=0.012。在自由活动时间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效应和主效应都不显著。在不用起早上学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形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学习(M=1.52)显著低于在校学习(M=2.31),F(1,445)=148.61,P<0.05,偏η2=0.25。在课程表安排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对于低年级来说,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无显著差异;对于高年级来说,网络学习(M=2.49)显著低于在校学习(M=2.74),F(1,445)=9.38,P<0.01,偏η2=0.021。

(4)家长负担的差异比较

在需要家长帮忙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指标上,年级和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网络学习情况下,低年级(M=1.83)显著高于高年级(M=1.48),F(1,445)=16.51,P<0.01,偏η2=0.036。在校学习情况下,高、低年级无显著差异。

(5)网络学习意愿的差异比较

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情况下,以年级(低年级、高年级)和学习形式(网络学习、在校学习)为自变量,以学习意愿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网络学习意愿(M=1.71)显著低于在校学习意愿(M=2.79),F(1,445)=299.94,P<0.01,偏η2=0.557。

返校一学期后在校学习的情况下,选择更喜欢网络学习的有110人,选择更喜欢在校学习的有98人。对不同年级选择网络学习或在校学习的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网络学习意愿和在校学习意愿无显著差异。更喜欢网络学习的原因包括学习地点不受限制(54.6%)、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规划(53.6%)、学习内容丰富(51.8%)等;更喜欢在校学习的原因包括喜欢和大家一起听课(61.2%)、有同学一起玩(56.1%)、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笔记(51%)、喜欢看黑板(50%)等。

四、讨论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对象,针对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和返校后一学期的在校学习,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网络学习意愿等方面开展调查,并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结果如下:

1.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差异分析

在学习过程方面,跟在校学习相比,网络学习情况下,学生更能在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可能是由于疫情期间是居家进行网络学习,课程开始前需要专门准备好学习用品,以便课程的正常进行。在学习效果方面,网络学习时的作业完成情况优于在校学习。在时间安排方面,网络学习情况下写作业时间更少,但网络课堂的学习时间更多。网络学习时不用起早上学的情况低于在校学习,这与预期不太符合。在网络学习意愿方面,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时,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更倾向于在校学习;而返校学习一学期后,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意愿没有差别。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以及对网络学习和返校后在线学习的比较,小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

2.高、低年级的差异分析

由于年龄发展特点,不管是网络学习还是在校学习,高年级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方面优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更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或做练习。在掌握学习内容方面,高年级的学习效果优于低年级。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课表无太大差别;而高年级学生更喜欢在校学习的课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幸福感指数没有差别;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情况下更觉得快乐和满足。在家长负担方面,付卫东等人的研究表明,家长需要辅助孩子做的事情包括监督提醒、上传下载作业、登录平台、陪伴学习等[2]。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学习时,低年级的家长负担要大于高年级;而在校学习时,高低年级的家长负担没有太大区别。

五、结论

就学习形式而言,与在校学习相比,网络课堂中的学习时间多,作业少,作业完成情况好。疫情期间,学生更希望在校学习,返校学习一学期后,对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的意愿没有差别。就年级而言,低年级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低于高年级,低年级的家长负担大于高年级。(基金项目:本项目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认知多样性的智能病例讨论系统构建研究”(2021YB0163)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万昆,郑旭东,任友群.规模化在线学习准备好了吗?——后疫情时期的在线学习与智能技术应用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3):105-112.

[2]付卫东,谭杰文.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在线学习精准画像——基于全国62446位中小学生家长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9):22-28+71.

[3]白然,张伟远,管艳,谢青松.后疫情时代家校协同的变革路径探析——基于“停课不停学”期间144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1(03):30-37.

[4]徐健,张文兰.大规模在线学习是否影响小学生家长对子女信息化学习的态度?——基于对3793位家长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6):113-120.

[5]赵宏,蒋菲,汤学黎,甄志平.在线教育: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机遇?——基于疫情期间在线学习城乡差异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2):62-68.

[6]徐莹莹,朱永海,龚雨秋.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作业设计及其效果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7):69-72.

[7]朱凯恒,周玉,谢新艳,吴昊,薛琦,刘琦,万梓豪,宋然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小学生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05):673-676.